输变电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和施工环节。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,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。同时,施工过程中需加强管理和协调,确保工程按时完成。通过科学的施工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,输变电工程将为电力系统的安全、稳定和高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。
对于塔基施工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区域,要及时采取护坡、挡土墙等防护措施,防止土壤流失。施工结束后,要对施工场地进行植被恢复,可采用撒播草籽、种植灌木等方式,使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尽快得到恢复。
列举大连输变电工程施工中质量验收的主要标准和流程
主要标准
国家标准
《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》(GB50169-2016):规定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中接地装置的施工及验收要求,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。
《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、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》(GB50171-2012):对盘、柜及二次回路接线的施工工艺、质量标准等作出了详细规定,保障二次系统的正常运行。
《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》(GB/T50062-2019):规范了电力装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设计要求,为相关设备的验收提供了依据。
行业标准
《110kV-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》(GB50233-2014):针对架空输电线路的施工过程和验收条件给出了明确标准,包括杆塔基础、杆塔组立、架线等各个环节。
《变电站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(DL/T5279-2012):适用于变电站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,涵盖了建筑结构、装饰装修、屋面工程等多个方面。
《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》(Q/GDW248-2008):明确了输变电工程建设中必须严格执行的强制性条文,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。
验收流程
施工单位自检:施工过程中,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图纸、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,对每一道工序进行自我检查和验收。完成一个分项工程或一个施工阶段后,施工单位组织内部人员进行全面检查,填写自检记录,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。
监理单位验收: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,向监理单位提交验收申请。监理单位根据施工单位的申请,对分项工程、分部工程进行验收。验收内容包括工程实体质量、施工资料等。监理单位按照验收标准进行检查,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下达整改通知,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,整改完成后再次进行验收。
中间验收:在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中,根据工程进度和特点,进行中间验收。例如,在杆塔基础施工完成后、杆塔组立完成后、架线施工完成后等关键节点,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、施工、监理等单位进行中间验收。中间验收主要检查各阶段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,是否具备下一阶段施工条件。
竣工预验收:工程竣工后,建设单位组织施工、监理、设计等单位进行竣工预验收。预验收前,施工单位应完成工程收尾工作,整理好全部施工资料。预验收过程中,对工程实体进行全面检查,对施工资料进行详细审查,对发现的问题列出清单,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。施工单位整改完成后,再次进行检查,直至达到验收标准。
竣工验收:竣工预验收合格后,建设单位向主管部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。主管部门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组成验收委员会,对工程进行竣工验收。验收委员会听取建设单位、施工单位、监理单位、设计单位等关于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,查阅工程资料,实地检查工程质量,对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验收标准进行全面评价。经验收合格的工程,办理竣工验收手续,正式投入运行。
输电线路的基础施工包括杆塔基础的挖掘、浇筑和养护。基础施工需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,确保基础的稳固性和耐久性。在特殊地质条件下,如软土、岩石等,需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。杆塔是输电线路的支撑结构,其组立是施工的关键环节。杆塔组立通常采用吊车或抱杆进行,施工过程中需确保杆塔的垂直度和稳定性。组立完成后,需进行质量检查,确保杆塔符合设计要求。
对施工现场的土方、砂石等易产生扬尘的材料进行覆盖或封闭存放,避免露天堆放。在施工道路和作业区域定期洒水降尘,减少扬尘污染。对于运输车辆,要采取密闭措施,防止物料抛洒,同时在车辆进出施工现场时进行冲洗,避免带泥上路。